2015-05-14 14:39:00 來源: 南方日報
近日國家食藥監總局通報了2014年嬰幼兒配方乳粉監督抽檢情況,多家乳製品企業的48個批次抽樣不合格。這是國家2014年對國產奶粉實施了“生死大考”的換證審核後,首次大規模公布抽檢結果。
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,風險較高的11批次中,山西古城乳業集團有限公司的3批次樣品檢出黃曲黴毒素M1超標。奶粉裏為何會出現黃曲黴毒素?
黃曲黴毒素從何而來?
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何計國表示,黃曲黴毒素作為一種黴菌毒素,是糧食在未能及時曬幹及儲藏不當時產生黴菌的代謝產物,廣泛存在。因其具有很強的毒性和致癌性,在國家食品標準、飼料標準中都對此設置了嚴格的規定。黃曲黴毒素M1屬於真菌毒素,是黃曲黴素B1在動物體內羥基化代謝產物,具有劇毒性和強致癌性,由於其可能誘發肝癌,早在1993年就被世界衛生組織癌症研究機構列為一類致癌物。
“造成在乳製品中出現的原因大約有三種:奶牛吃了黴變的飼料,導致原奶出現了問題;生產過程中機器清洗不幹淨,出現了有機物黴變;產品生產完成後,包裝不夠緊密,漏氣之後,與空氣中的有機物結合,有可能產生黃曲黴毒素。”乳業資深人士宋亮告訴記者,古城乳業采取的是濕法工藝,即使用生鮮乳而非大包粉直接加工成奶粉,因此判斷出現的原因,很有可能就是飼料黴變,導致原奶產生了問題。
是在奶粉中第一次出現嗎?
公開資料顯示,2012年廣州市工商局抽檢顯示,湖南長沙亞華乳業有限公司生產的南山奶粉係列中5個批次的嬰幼兒配方奶粉黃曲黴素M1含量超標,當時廠商立即召回了所有問題產品,並暫停生產全麵整改。此前部分知名品牌的純牛奶也曾出現過黃曲黴毒素超標的問題。
專家介紹,普通消費者即便將牛奶煮沸,對消除黃曲黴毒素效果也不大。對於牛奶,迄今為止在工業上尚沒有大規模有效的解毒方法,最根本的辦法還是要預防奶牛食用染毒的飼料。
何計國向記者表示,黃曲黴毒素對糧食食品的汙染非常廣泛,按汙染的幾率可以分為三等:花生及其製品、玉米最易受汙染,其次是棉籽、大米、小麥和大麥,大豆不易受黃曲黴毒素的汙染。在中國,長江沿岸以及長江以南等高溫高濕地區黃曲黴毒素汙染嚴重。動物性食品中也可能檢出黃曲黴毒素,主要是動物在食用了含有黃曲黴毒素的飼料後,以代謝形式出現在動物體內。
層層檢測緣何仍有“漏網”?
實際上,2011年以來各大乳企加大了檢測力度,黃曲黴毒素屬於乳企必檢項目,大企業更是批批必檢,檢測難度並不大。2014年以來,中國對國產乳業的監管也可謂“史上最嚴”,對每個乳企都重新審核發證,然而多個批次黃曲梅毒素M1超標的奶粉,為何仍“穿越”了多個關口呢?
上海奶業行業協會副秘書長曹明是說,需要追問的是兩大問題:其一,企業是否真的做到了批批必檢?是否因為人員、檢測等成本,沒有嚴格遵守相應規則,管理存在漏洞,存有僥幸心理?其二,企業對養殖戶的飼料是否做到了統一管理?
“此次超標問題的出現,和奶價下行之間也存在一定聯係。”宋亮說,在人工等成本高企、奶價卻持續低迷的背景下,養殖戶的利潤正在急劇下滑,不少地方都在倒奶殺牛,一些養殖戶隻要保證牛活著就行,自然會在飼料上“偷工減料”,通過降低飼料的營養程度等方式減少奶牛的產奶量,降低損失。
一般養殖戶在處理黴變飼料時往往是肉眼識別,大的黴塊能識別出,小的黴塊就有可能漏掉。“這相當於給監管部門敲了警鍾,未來需要更加注意防範飼料和原奶的源頭質量管控。”宋亮說。
業內人士指出,小牧場對自配飼料的質量安全缺乏管控手段。專家認為,未來對飼料的管理應該是專業化趨勢。曹明是說:“乳製品的好壞不僅僅是下遊的管理問題,更關鍵的是源頭生鮮乳的好壞,乳企不能隻顧一頭,而應該是產業鏈的兩頭都兼顧起來。”
分析:“餐桌汙染”治理力度加大
近日,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針對嬰幼兒配方奶粉發布的最新一份“餐桌汙染”情況報告引發社會高度關注。業內人士指出,此次對嬰幼兒奶粉抽查規模大、涉及麵廣、國產和進口奶粉均有涉及,表明國家對餐桌汙染治理始終保持高壓狀態,“這是政府向消費者釋放一個信息,中國正在努力提升嬰幼兒奶粉的質量”。
此外,國家食藥監總局近日通報的2014年嬰幼兒配方乳粉抽樣檢驗情況,首次使用風險分級的概念:“較高風險”“一般風險”“不存在世界杯赛程预测 風險”。在業界看來,這樣的表述對於消費者來說,具有更科學的指引,可避免消費者不必要的擔心。
記者從上述食藥監局通報中看到,存在較高風險的共有11批次,其中3批次樣品檢出黃曲黴毒素M1超標,5批次樣品檢出阪崎腸杆菌,2批次樣品檢出菌落總數超標,1批次樣品檢出硝酸鹽超標;存在一般風險的12批次;另有21批次包裝標簽明示值不符,但不存在世界杯赛程预测 風險。
事實上,此次國家食藥監總局公布的抽查情況,是中國這兩年對嬰幼兒配方奶粉行業大整頓的具體行動之一。去年以來,中國相關部門出台了一係列規範行業發展、提振國產嬰幼兒奶粉的舉措和政策。其中,去年5月實施的“史上最嚴”生產許可證審核,使原有的133家企業中,淘汰了51家,隻有82家獲得通過,更進一步對行業進行規範;去年中國也加強了對洋奶粉的管製,未經注冊的境外生產企業的嬰幼兒配方奶粉不允許進口。今年新修訂的世界杯赛程预测 法,對嬰幼兒奶粉再次強調禁止分裝。